顶底板与目的层形成“三明治”式结构,一方面对目的层起封存作用,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目的层后期改造的效果。顶底板岩性以致密的泥页岩、膏泥岩、膏盐层、石灰岩、白云岩、火山岩、煤层等为主,属于非渗透或低渗透岩层。顶底板岩石物性、封闭性决定了对目的层的封隔能力,优越的顶底板条件是目的层具有良好保存条件的基础。好的顶板、底板组成流体封存箱可以有效减缓天然气向外运移,从而使天然气得到有效保存;差的顶板、底板对流体的封闭性差,油气易于向外散失,导致气藏遭到破坏。
顶底板的特征:①由非渗透岩层组成,常常是致密的泥页岩、膏泥岩、膏盐层、灰岩、煤等;②一般不具有穿时性,沿着一定的地层分布;③能封堵泥页岩中形成的天然气,使其具有较高的浓度;④可分为区域性或局部性的顶、底板,区域性的则具有更大的烃源岩体,其赋存的天然气资源量更大;⑤顶、底板的深度尚没有严格要求,泥岩的封闭性随压实程度的升高不断增加;⑥若顶、底板厚度为1200~1300米,10米厚的连续泥岩就可以对天然气进行有效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