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大气科学 . 应用气象学 . 旅游气象学

旅游气象服务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ourism/
条目作者慕建利

慕建利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167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16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面向各种旅游活动、旅游防灾减灾、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的气象服务活动。

英文名称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tourism
所属学科
大气科学

旅游气象服务对象主要有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管理部门、防汛抗旱指挥部、林业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旅行社、执业导游、旅游车司机、相关运营企业、旅游服务责任人、游客等。

针对旅游管理部门、相关运营企业和不同旅游群体等对气象服务的不同需求,气象部门为之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和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以下内容:

①短期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产品 分景点的未来3天逐日上午、下午、夜晚的天气现象、降水量、最高/最低气温、风向、风速预报。

②中期天气预报服务 景区未来7天逐日天气现象、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预报。

③重大节假日旅游气象服务 依托气象台站的中短期天气预报,针对重大节假日气象服务保障需求,进行精细化加工,重点关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要干道的天气和路况,以及针对为旅游景区的灾害性天气提供防御建议与提示性服务,针对不同季节推出滑雪游、赏花游、古镇游、滨海游等游玩影响预报。

④旅游气象指数预报服务 对晴、雨、雪、云、雾、风、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专业化的旅游气象指数,如旅游出行适宜度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指数、穿衣指数、空气质量指数、避暑旅游指数、中暑指数、钓鱼指数、登山指数、赏花指数等。

⑤景观预报服务产品 结合对景区的晴、雨、雪、云、雾、风、气温、湿度等气象条件分析,做出景观可见度预报,包括日出、日落、云海、雾凇、雨凇等景观可见度预报。

⑥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 包括对暴雨、台风、暴雪、高温、寒潮、冰冻、大风、雷电、大雾等景区易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以及山洪地质灾害和森林火险等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预警。

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12121电话、传真、邮件、书面报告、电子显示屏、景区广播、微信、微博和现场服务等方式进行服务。

针对景区的地域性特点制作有针对性的景区精细化预报,加上不同时间序列的气象基础观测资料,利用多因子层次识别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结合预报检验选取影响游客观赏效果、人体舒适度、自然景观等的气象因子,采取专家打分和文献查询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指数预报以及景观预报模型,并制定服务等级标准及相应内涵;统计分析各类灾害性天气因子发生频率、强度等对不同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自然景观、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等的致灾指标,建立景区灾害性天气评估模型以及旅游气象安全预警服务体系。

通过开展旅游气象服务,不断提升旅游气象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气象服务事业和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公司、游客提供旅游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保障旅游安全。基于提供的综合型的旅游指数以及精细化的旅游服务,游客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和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体验效果。同时,旅游气象服务的广泛开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据2010年中国气象局统计评估,2009年全国旅游行业总产值(GDP)为12600亿元,气象服务净效益值(旅游行业由于气象服务增加的产值或节省的成本减去使用气象服务的成本)为74.34亿元,气象服务贡献率(气象服务产生的净效益与旅游行业的GDP之比)为0.59%。

  • 陈振林,孙健,等.旅游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价.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 许小峰.现代气象服务.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