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传染病学 . 〔牛传染病〕

牛轮状病毒感染

/bovine rotavirus infection/
条目作者常继涛

常继涛

最后更新 2023-09-08
浏览 171
最后更新 2023-09-08
浏览 1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牛轮状病毒引起的,以精神委顿、厌食、呕吐、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的牛传染病。

英文名称
bovine rotavirus infection
所属学科
兽医学

1968年,美国最先报道该病。1980年,中国确认存在牛轮状病毒感染。

病原主要感染犊牛,春、秋季节多发。牛轮状病毒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体外,经消化道感染健康动物。病毒的增殖器官是小肠,特别是空肠和回肠部,其感染造成肠壁变薄,小肠绒毛萎缩和脱落。

病牛精神沉郁,吃奶减少,体温正常或略偏高。腹泻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有的呈黄褐色,粪较黏稠或呈水样,有时附有肠黏膜及含有未消化凝乳块。犊牛因脱水而表现眼眶凹陷、四肢无力、卧地。一般情况死亡率不超过10%,若有继发感染,特别在恶劣气候,病犊感染肺炎,死亡率会大大提高。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犊牛大肠杆菌病、流行性腹泻等相区别。确诊需要进行病原鉴定(如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血清学检查(包括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没有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及免疫预防,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