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东部,南充市西部。辖晋城镇、太平镇、大全镇、仙林镇、古楼镇、义兴镇、关文镇、凤鸣镇、青狮镇、槐树镇、鸣龙镇、双凤镇、高院镇、仁和镇、多扶镇、莲池镇16个镇,常林乡、占山乡、宏桥乡、金泉乡、华光乡、金源乡、岱林乡、李桥乡、中岭乡、西碾乡、紫岩乡、复安乡、观凤乡、青龙乡、双洛乡、义和乡、中南乡、双江乡、凤和乡、东岱乡、同德乡、祥龙乡、车龙乡、扶君乡、东太乡、永清乡、金山乡、罐垭乡28个乡。面积11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53万(2017)。地区生产总值123.21亿元(2017)。县人民政府驻晋城镇。
汉初属充国县,后分属西充国地和安汉县。唐武德四年(621)析南充、南部、盐亭置西充县。明洪武十年(1377)并入南充,洪武十三年(1380)后复置西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属南充专区(后改为南充地区)。1993年南充撤地建市后,隶属南充市管辖。
地处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嘉陵江、涪江脊背地带,属浅丘地貌,沟谷纵横,丘陵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山脉呈南北走向,北面略高,平均海拔361.2米。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有6条,最大的是发源于南部县的宝马河,全长41.6千米,向东注入嘉陵江水系,境内仅有双江河向西南方向注入涪江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平均年降水量980.8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植物资源繁多,有116种林木,森林覆盖率24.6%。药用植物有半夏、红花、柴胡、杜仲等153种,经济类作物有桑、桃、李、柿、橙、柑橘等,牧草有白茅等33种,观赏植物有桂花、菊花、牡丹、文竹、吊兰等30余种。矿产资源种类少且较为贫乏,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矿泉水、页岩矿、建筑用砂、含钾岩石等8种,其中砖瓦用页岩矿广泛分布,总储量约510.98万立方米,是西充县的优势矿种。
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籽、花生、棉花、柑橘、蚕桑、海椒等。工业部门有电力、机械、化工、建材、丝绸、皮革、印刷、酿造、食品等。212国道纵贯南北,广南高速、成巴高速、遂西高速、绵西高速等公路可通成都、广元、绵阳、射洪和重庆等地。名胜有青龙湖(见图)、张澜故里、九条渠山、凤凰山、岁堂山、织机山、南岷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