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学家B.S.朗特里(Benjamin Seebohm Rowntree,1871-07-07~1954-10-07)在1899年对英国约克郡的贫困问题进行了一次大型调查研究,其研究结果于1901年以《贫困:城镇生活研究》一书出版了。他第一次为个体家庭建立了一个贫困标准。自此以后人们从表象视角、内因视角和外因视角给贫困下了多个定义。从狭义上,贫困指收入低下、能力与物质匮乏,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广义的贫困,除了经济含义外,还包括权利、能力、机会的缺失。依据缺失内容的不同,贫困可分为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多维贫困等。其中,收入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贫困
个人或者家庭因贫穷而陷入的生活窘困。是物质生活条件缺乏与精神生活缺乏的一种综合现象。
- 英文名称
- poverty
- 所属学科
- 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群体具有一些基本经济特征:①地域特征。他们大多聚集在平均收入低下、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农村地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非农就业机会缺乏、环境退化的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或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活动。②性别特征。他们大多数是妇女、儿童,特别是女童。贫困家庭中,儿童特别是女童和妇女的境况更为悲惨。③家庭规模。贫困群体的家庭人口数量往往比较多,高于平均的家庭成员数。贫困家庭儿童死亡率高,子女从事劳动的起始年龄低,父母年老时需要子女照料养老。④资产匮乏。贫困者缺乏基本的生产性资产,如农用机具、农业机械等,他们常常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条件恶劣的家庭一般无地或少地,或者拥有的是不毛之地。
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报告》以“多维贫困指数”(MPI)取代1997年的人类贫困指数(HPI),以识别特定的个体、家庭或更大范围内的人群所遭受的联合剥夺。多维贫困指数以3个维度10个指标反映多维贫困的组成部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少数民族的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程度是如何发生变化的。3个维度是健康、教育和生活标准,10个指标是营养、儿童死亡率、受教育年限、儿童入学率、做饭用燃料、厕所、饮用水、电、屋内地面和财产,每个指标在其维度内都有相应的权重。该指数揭示了以贫困线为代表的传统货币测量方法所无法衡量的贫困程度。
贫困对穷人的功能性影响是多方位的:第一,影响穷人进入信贷市场的能力;第二,影响穷人进入保险市场的能力;第三,影响穷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第四,影响贫困家庭内部资源的公平分配。产生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政策因素、环境/自然因素、文化/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和国际因素等。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多表现为一种慢性的长期贫困,具有持久性、代际传递性、多元性、脆弱性、性别差异等特点,减缓贫困的政策必须是建立公正性、包容性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安全网保护穷人改善自己状况的机会,建立民主制度为穷人提供表达的机会,向农村地区提供公共基础设施,扩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资等。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