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历史悠久。20世纪30年代前,土石坝的设计主要依靠工程经验,缺乏理论指导。50年代以后,土力学理论(包括强度理论、压实理论和渗流理论等)的进步,提高了土石坝的设计水平。同时,大型施工设备(振动碾、重型夯板、大型开挖装卸设备等)的使用和薄层碾压技术的应用,使土石坝的筑坝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外相继建成了一批高土石坝工程。由于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土石坝工程对筑坝材料的使用不断拓宽,对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的主要优点包括:①可以就地取材,大量节省钢材和水泥等需要外运的建筑材料。②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③可采用高效率的机械化施工,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按施工方法划分,土石坝可以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充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抛填式土石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以碾压式土石坝的应用最为广泛。按照筑坝材料划分,土石坝可以分为土坝、堆石坝和土石混合坝。按照防渗体材料划分,土石坝可分为均质坝、土质防渗体土石坝和非土质防渗体土石坝,非土质防渗体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复合土工膜。按照防渗体在坝体中的位置,土石坝可分为心墙防渗体土石坝(包括直心墙和斜心墙)和面板防渗体土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