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少负俊才,有大志,屡试不第,遂放浪声色。万历(1573~1620)年间,先后营家园于泖溪、西佘二地,每逢惠风和畅之日,则携琴书,泛钓舟,与江湖名士隐流往来嬉游。善音律,一生所作以词曲著称。
施绍莘存词190首,题材主要有闺情、旅怀、酬和、题画、咏物、祝寿、记梦等几类,词风新俊风流,意浅味淡。擅作艳情词,极尽笔墨摹写女子生动情状,如〔生查子〕“故意发娇嗔,一脸风流怒”之语。词有曲化倾向,如《拜新月慢》“香了寒金,灯昏小盏,月被花筛竹戴”之语。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三评骘其“浪仙词风流凄楚,却不淫慢,胜马鹤窗多矣。浪仙词虽凄秀,而格不高,不惟不及宋金元诸家,且不及明初伯温辈,并不及永乐以后用修、元美诸家,词至是愈趋愈下。浪仙词绝不高,在当时便算高手,词亡矣,我如何不哭。”对施绍莘词的体悟较为深刻。
著有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5卷,明末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