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尼帕村首次发现。1998~1999年,NVD在马来西亚猪群和人群中大规模暴发,致使265名养猪工人发病,105人死亡(死亡率38%)。2001~2008年,孟加拉国和印度多次暴发NVD,死亡率为67%~92%。病原是副黏病毒科亨尼帕病毒属成员,为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可感染猪、猫、犬等多种动物,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也可直接在人际传播。狐蝠科果蝠属的成员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
猪感染潜伏期为7~14天,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所不同,但一般表现为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断奶仔猪和肉猪可出现高烧、呼吸困难并伴有轻度或严重咳嗽,严重病例可见咳血。怀孕母猪症状更明显,表现为肺炎、流出脓性分泌物,甚至流产。同时,由于重症呼吸困难,出现局部肌肉痉挛,常麻痹致死。人感染的潜伏期为1~3周,临床症状包括发热、重症头痛、肌痛和脑脊膜炎等。颈、腹部痉挛是与其他脑炎病毒相区别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少数病人出现呼吸道症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当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症状怀疑为NiV感染时,在调查及采样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电镜、免疫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试验(IHC)、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中和试验(VNT)、液相微球芯片等方法可用于血清学检测。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Ribavirin)对NiV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尚无供人类或动物使用的疫苗。防控该病应首先避免猪群接触果蝠及其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