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口紧急救援站设置在隧道群明线及洞口段,满足列车停靠、人员疏散及救援的需求。长度20千米及以上的隧道或隧道群内一般设置紧急救援站,且紧急救援站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千米。紧急救援站的设计通常包含设置位置、规模、横通道间距和尺寸、横通道防护门类型、待避区位置及尺寸、防灾通风、供电、照明等。
紧急出口设置在隧道内,供事故列车内人员直接疏散到隧道外的坑道。长度10千米及以上的单洞隧道,一般在洞身段设置不少于1处紧急出口。长度大于等于5千米且小于10千米的单洞隧道,结合施工辅助坑道,在隧道洞身段设置1处紧急出口。紧急出口的设置优先选择平行导坑或横洞。当选择在斜井时,其坡度不大于12‰,水平长度在500米以内;当选择在竖井时,其垂直高度小于30米,楼梯总宽度不小于1.8米。在紧急出口位置还应设置通风、应急照明、应急通信、监控等设施。
避难所设置在隧道内,供事故列车内人员临时避难,并能疏散到隧道外的坑道。其设置原则与紧急出口设置原则一致。
疏散通道是在隧道内纵向贯通的设置,供人员应急疏散的通道。单线隧道单侧设置,多线隧道双侧设置。
横通道是连接两座并行隧道或隧道与平行导坑,供人员应急疏散的通道。互为疏散救援的两条平行隧道,应设置相互联络的横通道。
铁路隧道救援疏散通道是为旅客和铁路工作人员设置,考虑环境条件、施工辅助坑道条件等进行设计,并根据需要设置防灾通风、应急照明、供电、应急通信、消防等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