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纺纱 . 纺纱方法 . 新型纺纱 . 自由端纺纱

自由端纺纱

/open-end spinning/
最后更新 2023-04-05
浏览 158
最后更新 2023-04-05
浏览 15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把纤维松解成单纤维,再使单纤维凝聚,在一端呈自由状态下加捻成纱的新型纺纱方法。因喂入的纤维条与加捻的纱之间是不连续的,所以又称断裂纺纱。

英文名称
open-end spinning
又称
断裂纺纱
所属学科
纺织科学与工程

环锭纺纱和走锭纺纱等纺纱方法受到卷装和速度等限制,不能满足纺纱生产的需要,这就促使人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新的纺纱方法和设备。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各种新型纺纱方法相继出现。1966年,捷克斯洛伐克研制出比较完善的转杯式纺纱机。从此,自由端纺纱开始发展到工业化生产的实用阶段。自由端纺纱主要适纺粗中号(中低支)纱,有些方法的适纺原料品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自由端纺纱的成纱过程,通常包括开松、凝聚、加捻和卷绕。首先把喂入的纤维条用高速转动的分梳辊开松成单纤维,有的也可以用高速转动罗拉结合气流方式分离成单纤维。这时,须条已不再连续。分离后的单纤维,一般由气流输送,然后凝聚到加捻纱的尾端上。一面凝聚,一面加捻成纱。这种自由端纺纱在凝聚过程中,纱尾上的纤维数量逐渐增加并有并合均匀作用。加捻时纱尾随加捻器一起回转,如果加捻点与纤维凝聚点不重合而纱尾完全自由,则纱尾就没有捻度而容易断裂,使纺纱难以连续进行。因此,一般的自由端纺纱纱尾应该有适当的捻度,以满足连续纺纱的需要。

在自由端纺纱中,加捻、卷绕是分开进行的,可以实现高速高产和直接绕成筒子大卷装。自由端纺纱的前纺一般与环锭纺纱相同。其中转杯纺纱为了加强除杂除尘,需要有专门的前纺配套设备。

自由端纺纱保证良好质量的关键因素是:①把纤维条充分开松成单纤维状态。②单纤维的输送和凝聚要均匀,纤维应尽可能地伸直和定向,以获得有良好几何结构的凝聚纱尾。③加捻过程中已凝聚成良好结构的须条应不受破坏,并且纱尾在加捻时要有一定的强度,以承受必要的纺纱张力,卷绕成形良好,便于退绕。

自由端纺纱依形成自由端的方法分为:①纯机械方法,如罗拉夹持纺纱。②气流输送和机械凝聚的方法,如转杯纺纱、尘笼纺纱(见摩擦纺纱)和捏锭纺纱等。③气流输送和涡流凝聚的方法,如涡流纺纱(涡流加捻)。④液流输送和机械凝聚的方法,如液流纺纱。⑤气流或静电输送和静电凝聚的方法,如静电纺纱

①纱线结构较松,纱条中纤维的伸直度和内外层转移程度较差。②成纱截面中内外层捻回分布不同。物理性质表现为成纱强力偏低,捻度偏多,伸长大,条干均匀,耐磨,染色和上浆性好。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