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医学地理学 . 疾病地理 . 传染病分布

传染病分布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条目作者李日邦李海蓉
条目作者李日邦

李日邦

李海蓉

李海蓉

最后更新 2024-06-11
浏览 129
最后更新 2024-06-11
浏览 12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受病原体和传染媒介活动规律影响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的地理分布。

英文名称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所属学科
地理学

传染病地理分布的特点主要有:①不稳定性。表现为传染病区不稳定,流行范围变化不一。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分布区域一般较小,多局限于自然疫源地范围内。流行性感冒、霍乱等的流行区域较大,可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传染病分布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病原体的数量和作用强度,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病原体的迅速繁殖,导致数量暴增,强度增大,有时形成世界大流行。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7次全球性霍乱大流行。在第7次大流行中,病区由一个国家扩展到五大洲92个国家和地区。②区域性。各种病原体和媒介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不同,因而传染病分布区域不同。如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喜欢温暖的水域,故血吸虫病多在热带、亚热带的水稻种植区流行;疟疾则因传播媒介按蚊的生活习性,而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③季节性和周期性。在病原体大量繁殖和媒介动物大量存在的季节,正是传染病普遍发生和广泛流行的季节。传染病的流行有高峰期,也有波谷期,二者相互交替呈周期性变化。如流行性脑炎的小流行每3~5年为一个周期,大流行则8~10年为一个周期。④人类活动对传染病的分布有很大影响。一方面,传染病病人本身就是一种传染源,病人在社会活动中将病原体传播,引起传染病的广泛蔓延。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搞好环境卫生、灭菌等各种预防措施,可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或控制它的进一步扩展。有些传染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以至消失。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