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清代文学 . 清代词 . 【选本、丛刻、总集】

《词律》

/Prosody of Ci Poetry/
条目作者闵丰

闵丰

最后更新 2023-05-31
浏览 269
最后更新 2023-05-31
浏览 26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清代词谱类著作。

英文名称
Prosody of Ci Poetry
著者
万树
成书时间
康熙二十六年(1687)
卷数
20

万树编撰。万树字红友,一字花农,号山翁,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顺治中以监生游学北京,未得官,康熙十八年(1679)入两广总督吴兴祚幕府。康熙二十七年辞归,卒于途中。万树著述丰富,除《词律》外,尚有《香胆词选》6卷、《璇玑碎锦》2卷,此外还有诗文集《堆絮园集》及戏曲作品20余种,大部分均已失传。

《词律》是万树倾毕生心血所写的代表性著作,历近二十年,经与陈维崧、侯文灿等人相互探讨,于康熙二十六年编定。全书20卷,共收唐代至元代词调660种,凡1800余体,是当时最为丰富翔实的词谱著作。在万树之前,明人所编制词谱,有周瑛《词学筌蹄》、张綖《诗余图谱》、程明善《啸余谱》,清初词人基本以此为范本填词,但这些词谱问题极多,尤其是影响最大的《啸余谱》。万树有感于其病,在广泛搜览前代词籍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平上去入”四声标示法,改变了明人依诗歌平仄制谱的弊端,对于明辨词体具有重要的廓清作用。

《词律》只取元代以前之词制谱,不收明清人自度曲。在分类方法上,抛弃了长期以来流行的小令、中调、长调三分法,唯以词调字数多少排列为序,并建立“又一体”体例,这些都体现出更为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词体章法、句法方面,万树就词之分片、短句多有创见,新建“豆”的用法,也令人称道。就其律学理论而言,万树严守唐宋词四声,所提出诸如“入上代平”“领字多用去声”“词中拗句”诸论,极富识力,特别是他力主词无衬字,虽尚未完善,但已有效地解决了词体格律谱的合理性问题。在词之文体属性方面,万树对于诗、词、曲三者之区别,也提出了自身的方法,颇有价值。《词律》一书也存在若干缺憾,比如关于词之宫调音律,所论即存在某些根本性的失误,但这并不影响它在词律研究史上的集大成地位。

同治年间,徐本立、杜文澜分别撰《词律拾遗》《词律补遗》,前者8卷,后者则在万树原书与徐氏的基础上又增补50调,杜文澜另撰有《词律校勘记》2卷;光绪中,徐棨又撰《词律笺榷》。这些围绕着《词律》进行订补的著作,构成了一个续书系列,是清代词学史上的值得关注的现象。

《词律》有康熙二十六年万氏堆絮园刻本,乾隆中采入《四库全书》,后又有同治十二年(1873)重刻本。光绪二年(1876),古今图书馆将《词律》与《拾遗》《补遗》合并刊行,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即据光绪本影印出版。民国时,《四部备要》集部诗文评类亦收入此书。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