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增长的不平衡不仅存在于不同时间,而且存在于不同国家,自1820年以来,西欧与它在北美和南半球的旁支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除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这一般被称为“大分流”,最富裕的国家群体与最贫穷的国家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820年的3倍增长到1998年的19倍。增长经济学家通常更关注国家间而不是个人间分布,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很多决定因素会随着国家的不同而变化,但在一个国家内并不随着不同的个人而变化。
在增长核算上,真实GDP是用当期的名义GDP除以价格缩减指数而获得的,用当期的真实GDP减去前期的真实GDP,得到一个实际国民产品增量,再把它除以前期的GDP,即得到实际增长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率。到目前为止,真实GDP被国际上公认是反映一国某一时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国民产品总量的最好综合指标。但存在一些问题:
①每个国家都有些产品和服务是不经过市场交换的,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国民总产品的一部分,但并没有包括在GDP中。因此,按照市场价值加总的GDP数字无疑低估了一国实际的国民总产品。例如,照料小孩、洗衣做饭等服务一般由家庭成员提供,也是国民总产品的一部分,但没有经过市场交换,没有用货币支付报酬,而未被统计到GDP中。
②地下经济的存在,使得GDP比实际国民总产品要小。任何国家都存在未申报登记、逃避纳税和法律法规约束的“灰色”“黑色”经济,这些经济活动均无法统计在GDP中。
③GDP没有扣除自然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引起的人类福利损失和为防止污染投入的成本。
④当把GDP进行国际比较时,必须把不同的货币转换成一个共同的货币。有些机构和学者运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ties, PPP)作为货币换算,以此来估算和比较各国的收入水平。但PPP方法的缺陷在于,国家间各类商品的分类、权数确定、商品价格和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可比性存在差异。
总之,使用GDP的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率的指标是有缺陷的,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统计指标作为一国国民产品的综合指标。因此,在使用这一指标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对这个指标进行一些调整,或同时使用其他指标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