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任教,1964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教授,1992年任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教授。197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里弗在博士生期间,在J.巴丁指导下和L.N.库珀一起共同研究并建立了超导的BCS(三人姓氏的头一个字母组合)理论。施里弗发现了用以描述超导体基态特性的波函数。由于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三人共同建立了超导微观理论,为此他们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施里弗还研究低合金理论、铁磁性和表面物理学。
(1931-05-31~2019-07-27)
美国物理学家。生于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卒于佛罗里达州的塔拉赫西。
1957年获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任教,1964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教授,1992年任佛罗里达大学物理学教授。1971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施里弗在博士生期间,在J.巴丁指导下和L.N.库珀一起共同研究并建立了超导的BCS(三人姓氏的头一个字母组合)理论。施里弗发现了用以描述超导体基态特性的波函数。由于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三人共同建立了超导微观理论,为此他们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施里弗还研究低合金理论、铁磁性和表面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