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貌格局不仅是区域地貌的空间表现形态,而且是时间的产物,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山脉与盆地的定向间隔展布形成了中国新疆地区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格局。青藏高原及其邻区就是在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和深部构造热演化过程而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地壳结构和构造地貌格局。地壳运动造成的大规模褶皱、断裂等主要构造形态以及与之相伴的隆起和拗陷,控制了中国构造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构造地貌格局分析法是构造地貌学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区域构造地貌格局的变化分析,可以反演区域构造活动演变历史;构造地貌格局的变化对油气等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埋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76089,"Name":"地理学"},{"ID":208462,"Name":"自然地理学"},{"ID":208551,"Name":"地貌学"},{"ID":209550,"Name":"构造地貌"},{"ID":209958,"Name":"构造地貌格局"}]
. 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貌学 . 构造地貌 . 构造地貌格局构造地貌格局
/morphotectonic pattern/
最后更新 2023-01-13
浏览 172次
地球内力及地质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单元、地貌体(山脉、断陷盆地、丘陵、谷地、阶地、单面山、背斜脊等)在三维空间上按一定形式有规律展布的方式。
- 英文名称
- morphotectonic pattern
- 所属学科
- 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