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地貌学 . 构造地貌

构造地貌

/structural landforms/
条目作者林舟

林舟

最后更新 2023-02-09
浏览 240
最后更新 2023-02-09
浏览 24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地质内力作用直接暴露于地表及后经外力长期侵蚀修饰的特殊地质构造形态。

英文名称
structural landforms
所属学科
地理学

构造地貌是地球内外动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基本形态特征受内力作用的构造控制,而外力侵蚀作用则削弱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态上的反映。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等所形成的火山锥、新生的断层陡坎,以及单面山、背斜谷、向斜山、裂谷、构造盆地、海沟等。

形成于久远地质时期,现在已不再活动的老构造形态,如背斜山、向斜盆地和断层陡坎等。原生的静态构造地貌遭受外力侵蚀作用,会形成次生的静态构造地貌。如背斜山顶部受侵蚀破坏,在背斜山轴部形成一个顺背斜走向发育的背斜谷,背斜谷两侧即形成单面山。相反,顶面由硬岩石组成的向斜,由于外力的差别侵蚀,反而残留为高地,形成向斜山。

现代各种构造活动形成的地貌,又称活动构造地貌。晚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称新构造运动,形成活动构造。新构造运动按运动方向可分垂向运动和水平运动,其规模不等,在各种不同尺度地形上具有不同的体现。断层的垂向活动会造成地层地表垂向破裂,形成断层陡坎(断层崖)、槽沟、鼓包等;断层还造成地层地表的横向破裂,使山脊、水系(冲沟)和阶地的错动等。断层横向走滑运动长期重复发生,造成河谷系统地转弯和错位、水系袭夺和重组。间歇性的上升运动可能形成阶梯状地貌,如山麓阶梯、河流阶地等。地壳垂直方向运动更长时间的累积,会使地形高度发生变化。长期的上升积累,表现为山地、丘陵、高原或台地;而下降积累,表现为平原或盆地;也反映在水系的排列形式上,如地面大面积倾斜上升会发育平行水系,局部的隆起和凹陷会分别形成放射状水系和向心状水系,沿穹状隆起边缘会发育环形水系。

从全球构造范围看,地壳的几大板块受大规模水平运动推动,地壳被挤压或拉张。其根源在于,由于大洋地壳厚度较薄,来自地幔的垂直上升物质流在大洋中脊部位冒出到洋底,便转变为向两边的水平物质流,促使洋底扩张,推动地壳的几大板块相互运动。拉张区形成大洋中脊、大陆上的大裂谷和断陷盆地等,俯冲区形成岛弧、火山、海沟和边缘海盆地等。板块进一步碰撞,形成大型构造山系;板块错动则形成巨型转换断层。在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区产生的主要地貌是褶皱、断块山和大高原,构造稳定区产生的主要地貌是大平原和大盆地。这些是洲际性特大型构造地貌。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