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测量中,由于静态击穿电压难以得到,常取电压峰值10%~90%的时间段作为击穿时延,有时也会参照电流波形确定击穿时延。
击穿时延由统计时延和形成时延
两部分组成。
①统计时延时段,指从电压上升至静态击穿电压
的瞬间开始,到产生能够引发完全击穿的初始电子为止的时间。统计时延取决于实际气隙所处的具体条件(电极状况、电场、电介质组成、压力及温度等),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服从统计规律。
②形成时延时段,指第一个有效电子出现后,电离开始至击穿通道形成的时间。形成时延包括流注转变时间
、流注发展时间
和流注发展至高电导通道时间
,可以用流注理论进行简单估算:
式中为初电子崩转变为流注的临界长度;
为电场强度;
为电子迁移率;
修正系数。
一般在短间隙中(1厘米以下),特别是在均匀电场中,击穿时延等于统计时延;在电场不均匀的长间隙中,击穿时延等于形成时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