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卷(一作17卷)。清代魏源撰。魏源(1794-04-23~1857-03-26),原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湖南邵阳(今隆回)人。道光二年(1822)中顺天乡试举人。二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东台、兴化知县,淮北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
此书不附诗篇本文,也不训释词句。全书分若干章节,评论《诗经》各类有关问题,如《齐鲁韩毛异同论》《夫子正乐论》《四始义例篇》《诗序集义》等共30多题。持论专主齐、鲁、韩三家诗说,攻击《毛传》及《毛诗》的“大序”“小序”,排斥古文经学派。认为三家均有古序,它们说诗与《仪礼》《左传》诸书相合,而《毛诗》则动辄与之牴牾;说“夫子有正乐之功,无删《诗》之事”;说“周时无不入乐之诗”;说“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所以“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起兴”等,都有见地。不过魏源好创新解,武断之处也不少,如说《关雎》为刺纣王之诗、《狡童》所指为申侯等,是不可取的。
有清道光刻本,并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另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宜都杨氏重刊本和光绪十三年扫叶山房席氏补刊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