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社会语言学 . 变异社会语言学 . 语言变体 . 社会变体

军话

/jun-jia language/
条目作者郭风岚

郭风岚

最后更新 2024-07-14
浏览 215
最后更新 2024-07-14
浏览 21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通指历史上由军队驻防或屯垦逐渐形成的具有方言岛性质的混合型汉语方言,主要散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使用人口20万左右。

英文名称
jun-jia language
实行地区
中国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军话形成于明、清时期,明代形成的军话如安徽祁门军话、浙江慈溪观城“燕话”、浙江象山爵溪“所里话”、浙江苍南金乡话、陕西渭南蒲城话、福建南平“土官话”、福建武平中山镇“军家话”、广东电白“旧时正话”、广东深圳“大鹏话”等。清代形成的军话如山东青州“北城话”、湖北荆州城“东边腔”、福建长乐县(今长乐市)琴江村“旗下话”等。  

由于分布区域广,每一地的军话在与周围方言接触过程中都会受到周围方言的影响,使得各地军话之间的语言差异也非常大。例如,青州北城话具有官话特征,爵溪所里话兼具官话和吴方言特征,武平军家话兼具赣方言与客家方言特征。

军话往往具有多种方言接触后的混合性特征。例如,广东平海军声是由明初设置卫所形成的,最初为官话,在长期与当地南方方言(如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的密切接触中,演变成了含有官话成分的混合性汉语方言。语音方面,没有变调,没有文白异读,也没有轻声和儿化等。词汇方面,既有与客家、粤、闽三大方言相同的词汇,也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如否定词,广东客家、粤、闽三大方言都是“唔”,平海军声则是“不”;“脸”在广东各地都说“面”,而平海军声则说“脸”。

军话大多保留了明清官话的特征,对汉语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军话处于濒危状态,使用军话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使用范围在不断缩小,军话原有的语言结构特征在不断被周边方言同化。  

  • 丘学强.军话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 李如龙.南平市北方方言岛//闽语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 詹伯慧.海南岛“军话”语音概述//语言学论丛(第3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 黄晓东.汉语军话概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
  • 潘家懿.军话与广东平海“军声”.方言,1998,(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