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仪器探测和放大人们意识不到的生物信号(如脑电、肌电、皮温、心率、血压等),将其转化为可被觉察的视觉、听觉信号,并将信息传递给患者,让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通过训练去注意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生理过程,学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意识调控内脏器官的活动,纠正偏离正常范围的内脏活动的治疗和训练方法。
1969年,N.E.米勒等人在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后发表论文《内脏与腺体反应的学习》,证明人的意识可以随意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的内脏和腺体,提出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奠定了生物反馈治疗内脏疾病的理论基础。同年,美国成立了生物反馈研究学会(Biofeedback Research Society),此后生物反馈的发展更加迅猛。
生物反馈的信息,常见的是通过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皮肤电反应、皮温等显示出来的。另外,心率、血压及血管容积的反馈信息也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在临床上,生物反馈疗法可应用于治疗头痛、支气管哮喘、高血压以及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多种疾病。生物反馈治疗能够调动患者在治疗中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医患共同参与的关系。但是,生物反馈不能代替传统治疗,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共同使用。除此之外,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治疗技术,其效果取决于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使用熟练程度,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才能达到治疗要求,希望在短时间内奏效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