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工程勘察 . 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条目作者王启力叶为民
条目作者王启力

王启力

叶为民

叶为民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47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4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以地下水开发或控制为目的而开展的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采和管理工作的统称。

英文名称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所属学科
土木工程

水文地质勘察是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查明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做出水量与水质评价。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理论基础较为广泛,涉及普通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等水文地质学理论。普通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埋藏、分布,以及补给、径流与排泄等方面的规律。②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定量评价方法。③水文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变化情况,定量研究地下水水质及其演化规律;结合自然地质地理环境的演变,判断地下水的形成过程。同时,水文地质勘察还涉及用以研究地表水和大气水为主要对象的水文学、水力学以及气象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用水水源,矿山坑道涌水量,大型建筑施工基坑排水,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热水资源、盐卤水资源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勘察等。

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是运用测绘、勘探、试验和观测等手段,按照一定的程序查明工作区基本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例如,对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除了需要查明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及补给、径流、排泄等基本水文地质条件外,还应对地下水资源数量能否满足灌溉要求给出定量评价,论证灌溉水质和开采技术条件,为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

一般而言,水文地质勘察通常分为普查、初勘、详勘和开采勘察4个阶段。①普查阶段(1∶20万~1∶10万),主要是要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如各类含水层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以及含水层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等。少量或一般不涉及专门性水文地质问题勘察。②初步勘察阶段(1∶10万~1∶5万),一般是在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较确切地查明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形成条件、赋存特征,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预测水量、水质和水位变化,提出合理开发(或疏干)措施,为供(排)水初步设计或布置详细勘探工作提供依据。③详细勘察阶段(1∶2.5万~1∶1万或更大),通常是在初勘选定的地段上进行的进一步勘探,主要工作以勘探、试验为主,并要求有一年以上的长观资料,且需要进行全面的室内实验、分析和研究。④开采阶段勘察。该阶段的任务是精确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水质水量做出精确的全面评价,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为技术(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手册.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