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是中国字典编纂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类玉篇海》是目前所知金代第一部大型字典,对后世的字典编纂有重要影响。此书今已失传,但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此书镂板时,无名氏为此书所作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序》,却还保存在邢准《新修玉篇》的卷端。根据此序,《类玉篇海》一书是洨阳人王太联合祕祥等八人,在宋本《玉篇》的基础上,又增收《馀文》《龙龛》等八种字、韵书中的字而编成的。《类玉篇海》继承了《玉篇》的部首,同时首创笔画检字法,各部之字按笔画多少排列,大大提高了检字的效率。同一笔画下,先列《玉篇》之字,然后依次列出《馀文》(用○表示)、《龙龛》(用表示)、《川篇》(用
表示)、《奚韵》(用●表示)、《类篇》(用
表示)之字,另有《省篇韵》《塌本篇韵》《龛玉字海》三种则有名无实,不知何故。《龙龛》《类篇》等书中有数部与《玉篇》不合,难以编次,则置于全书之末。
《类玉篇海》在检字法上的创新,为其后的《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所继承,对明清以来大型字典的编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类玉篇海》收字也极为宏富,根据《新修玉篇》卷首保留的《大定甲申重修增广类玉篇海序》,收字达到62 236个,是目前所知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其收字多为《新修玉篇》和《四声篇海》所继承,而《四声篇海》是后代大型字典收字的一个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