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哲学 . 哲学 . 现代西方哲学 . 科学哲学

施太格缪勒,W.

/Wolfgang Stegmüller/
条目作者李惠国

李惠国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5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23-06-03~1991-06-11)

德国科学哲学家。

英文名称
Wolfgang Stegmüller
国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923-06-03
去世日期
1991-06-11
出生地点
奥地利茵斯布鲁克附近的纳泰斯
去世地点
德国慕尼黑

生于奥地利茵斯布鲁克附近的纳泰斯,卒于德国慕尼黑。1945年在茵斯布鲁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4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在茵斯布鲁克大学取得教授资格,先后在茵斯布鲁克大学和联邦德国的基尔大学、波恩大学等讲授哲学。1958年被任命为慕尼黑大学教授。后任慕尼黑大学统计学和科学论研究所所长,主持哲学、逻辑学和科学论讲座。他还是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和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主要著作有《真理问题和语义学观念》(1957)、《归纳逻辑和概率》(与R.卡尔纳普合著,1958)、《形而上学、怀疑、科学》(1969)、《科学哲学的新道路》(1980)、《科学论和分析哲学的问题与成果》(4卷,1973~1986)、《当代哲学主流》(4卷,1989)。

施太格缪勒以对现代英美分析哲学、逻辑学和科学论等方面的研究而著名。20世纪50年代,他重新在奥地利传播维也纳学派的哲学,为逻辑实证主义在联邦德国和奥地利的复兴做了不少工作。他广泛地研究了形而上学的本质以及形而上学与部门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他认为,当今存在一种哲学职能上的分化过程,每种哲学思潮都旨在谋求发展某种哲学职能,与此相伴随的是不同流派的哲学家之间的相互疏远和越来越失去思想联系,“哲学”变成了一个多义词,这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分化过程,因此只能把哲学理解为一个由不同成分构成的领域。

施太格缪勒受到在美国盛行的科学哲学的影响,并把科学哲学探讨的一系列课题引进德国哲学界,提出了系统的分析的科学论。他强调逻辑分析,力图用理论的非陈述观(结构主义)把T.S.库恩的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形式化和精确化。在科学论领域里,他把对科学进行逻辑分析的静态研究与历史分析的动态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对科学及其进步的动力学研究的新方向。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