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定卫星到接收机之间距离的二进制码。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卫星中所用的测距码从性质上讲属于伪随机噪声码。它们看似一组杂乱无章的随机噪声,其实是按照一定规律排起来的、可以复制的和周期性的二进制序列,且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码的自相关特性。测距码是由若干个多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所产生的m序列经过平移、截断、求模二和等一系列复杂处理后形成的。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测距码可以分为粗码(C/A码)和精码(P码或Y码)2类,各卫星所用的测距码互不相同且相互正交。其中用于进行粗略测距和捕获精码的测距码称为粗码,又称捕获码。C/A码是由2个10级反馈移位寄存器构成的G码产生的。2个移位寄存器于每个星期日子夜零时,在置“1”脉冲作用下全处于1状态,同时在码率1.023兆赫驱动下,两个移位寄存器分别产生码长N为1023,周期为1毫秒的2个m序列G1(t)和G2(t)。G2(t)序列经过相位选择器,输入一个与G2(t)平移等价的m序列,然后与G1(t)模二相加,便得到C/A码。C/A码的周期为1毫秒,一个周期中包含1023个码元。每个码元持续的时间约为1毫秒/1023≈0.977517微秒,其对应的码元宽度为293.05米。C/A码的测距精度一般为±2~±3米。采用窄相关间隔技术后测距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与精码的测距精度大体相当。C/A码是一种结构公开的明码,供全世界的所有用户免费使用。
粗捕获码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