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理学 . 自然地理学 . 冰川学 . 冰冻圈科学 . 冰川学 . 冰川 . 冰川平衡线 . 冰川消融

冰川消融区

/ablation area of glacier/
最后更新 2023-01-12
浏览 155
最后更新 2023-01-12
浏览 15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个冰川物质平衡年内,冰川平衡线以下,净物质平衡为负的区域。

英文名称
ablation area of glacier
所属学科
地理学

消融区上界是冰川平衡线,下界为冰川末端。在冰川消融区内,一方面冰雪物质通过融化径流、蒸发升华、崩解、融水下渗等离开冰川系统,造成了物质亏损;另一方面冰川运动带来积累区的冰流补充、消融区降水等构成了物质补给,尽管两者的总和仍为物质净支出,但这部分损失由积累区的净盈余加以平衡。

消融区主要下垫面类型为裸露冰,但在部分岩屑补给充足、冰川侵蚀强烈的地区,可形成连续的地表岩屑堆积,称为表碛。消融区还广泛发育因冰体断裂或结构坍塌形成的冰崖,以及冰瀑布、冰塔林、冰裂隙、弧拱、冰井、冰面河、冰面湖等地貌构造。冰瀑布常出现于消融区上部的狭窄陡坡中,在重力作用下冰内形成强大的扩张流,冰体被撕裂坍塌,沿坡面形成错落有致的破碎结构。冰瀑布进一步发育,因冰体继续坍塌和差异化消融,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尖耸冰体即为冰塔林。冰瀑布下游,若坡度变缓,冰内形成压缩流,破碎冰体重新合为整体。由于冬夏两季冰流通量、冰面消融量、杂质沉积速率等存在差异,在冰瀑布前形成了弧状或波状的起伏冰面,波峰与波谷的颜色结构也存在差异,称为弧拱构造。融水径流沿冰面运移的同时侵蚀冰体,可形成冰面河,但冰面河长度一般较短,最终被冰裂隙或冰井阻断,融水转入冰内或冰下继续汇流。部分融水可在冰面汇集,形成季节性的冰面湖。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