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理学 . 力学 . 流体力学 .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密度

/density/
条目作者李毓昌

李毓昌

最后更新 2024-07-03
浏览 872
最后更新 2024-07-03
浏览 87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英文名称
density
所属学科
力学

物体中任一点的密度定义为:


式中为包含点的体积元;为该体积元的质量。在厘米·克·秒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克/厘米3;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米3

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压力和密度(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气体的体积随它受到的压力和所处的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对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式中为气体常数,等于287.142/(秒2·开)。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对一般气体,如果密度不大,温度离液化点又较远,则其体积随压力的变化接近理想气体;对于高密度的气体,还应适当修正上述状态方程。

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压力和水下爆炸时的压力可达几百个大气压,甚至更高(1大气压=101325帕),此时必须考虑密度随压力的变化。R.H.科尔建议采用下列状态方程:


式中是一个大气压下水的密度。若取作7和3000大气压,则一直到105大气压,上述公式和实测数据的误差都在百分之几的范围内。

就整个自然界而言,特大的压力会使某些天体中物质的密度与常见密度相差悬殊,例如中子星的密度可以达到1014克/厘米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