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综论〕 . 〔地球物理学重要著作〕

《定量地震学》

/Quantitative Seismology/
条目作者张海明

张海明

最后更新 2023-09-19
浏览 228
最后更新 2023-09-19
浏览 228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部系统地论述基于弹性动力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地震学的方法波的辐射与传播,并将之运用于解释地震图波形的理论专著。

英文名称
Quantitative Seismology
所属学科
地球物理学

作者是美籍日裔地震学家安芸敬一(Keitti Aki)和美国地震学家P.G.理查兹(Paul G.Richards)。该书已出版两个版本。第一版由两卷组成,于1980年出版。1986年,中国地震局地震出版社出版了由李钦祖等翻译的中译本。第二版为单卷本,于2002年出版。这部适用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等地震学教材的著作以地震波形的解释为主线,依托弹性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地震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以统一的架构系统地论述了解释地震波形所需的各种地震学方法,涉及了地震学的各个领域,并以其完备的知识体系、深入的数学手段和对现代地震学问题的透彻分析在全球地震学界赢得了巨大的学术声誉,深刻影响了一大批地震学家。

《定量地震学》封面《定量地震学》封面

基于19世纪建立和发展的弹性力学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地震学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想了解地震学的前沿研究,不得不去阅读大量的第一手论文;发表的专著也大都集中于某些特定的专题,缺乏一本系统地总结当时的地震学研究成果,同时又具有严格的数学描述、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的专著。1975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安芸敬一教授联合哥伦比亚大学的年轻教师理查兹,根据他们多年的教学讲义,用时三年整理成为两卷本的书稿,并于1980年出版,填补了上述空白。第一卷系统地讲述了一维地球模型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包含十章内容。以弹性动力学的理论(第2章)基础,获得地震震源产生的位移场的表述(第3章),并以此为出发点,发展地震波理论。作为地震学的基础,首先考虑了均匀无界介质中位错点源引起的位移的完整描述(第4章),然后基于高频假定,将分析扩展到本构性质平稳变化的介质,并研究了平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第5章)。接着在第6章中研究了经典的均匀半空间中的兰姆问题。随后具体地讲述了更为复杂而接近真实地球结构的垂向非均匀介质中地震波形的计算方法。在第7~9章,分别研究了面波、自由振荡和体波的相关理论。第一卷以有关如何取得地震数据的测震学内容作为结束(第10章)。在第一卷的基础上,第二卷总结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计算机用于地震学研究之后的前沿研究成果,论述了地震学的若干专门问题,包括地震数据的分析(第11章)和反演(第12章)、三维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理论(第13章),以及与震源有关的运动学(第14章)和动力学(第15章)问题。作为辅助内容,书中附上了为数众多的补充材料,在每章的最后都列有推荐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和书籍,以及若干习题。在每一卷书的最后还列出完整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之用。

考虑到地震学的快速发展,1994年起,理查兹着手根据地震学的发展更新了第一版的相关内容。2002年出版了第二版。新版删去了原书第二卷中包含的地震数据分析和反演,以及非均匀介质的地震波理论等章节,保留的部分内容合并至第7~9章中,将震源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别作为第10和11章,并将测震学的内容作为最后一章,形成了更为紧凑的单卷版。由于该书论述了地震学的基本原理,其核心内容的价值并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弱,因此该专著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地震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