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净损失是由于垄断、关税、配额、税收或其他扭曲因素导致的生产者剩余及消费者剩余的下降,社会福利净损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资源得不到最优分配。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原因很多,以垄断为例:由于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垄断厂商面临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其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将导致产品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下的价格,而产量水平却低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产量的下降使得一部分支付意愿高于生产边际成本的消费者无法消费商品,从而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而仍然可以消费的消费者则将以更高的价格消费原来数量的产品,也会产生消费者福利水平的下降。价格的上升与产量的下降将使生产者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但生产者剩余的增加不足以弥补消费者福利的下降程度,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当存在社会福利净损失时,社会资源并未达到最优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仍然存在优化、改进的余地。
同时,社会福利损失也源于生产者高昂的寻租成本。由于这些成本是并未用于生产性活动的浪费,因而当整个市场充斥着寻租活动时,该成本加倍增长所导致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会远远超过单纯由于垄断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与政府可能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规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给少数特权者创造了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有关。根据美国经济学家J.M.布坎南和A.O.克鲁格(Anne Osborn Krueger,1934-02-12~ )的论述,这种超额收入被称为“租金”(Rent),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超额收入的活动,被称为“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