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V.I.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创建于1898年。从建院到1905年之前,莫斯科艺术剧院是以和A.P.契诃夫及M.高尔基的创作合作为标志。剧目中包括俄国及其他国家的古典和现代名剧。1906年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次出国演出,获得很大成功。1909年之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艺术体系在理论上开始形成,对莫斯科艺术剧院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确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1918~1922年,艺术剧院附设4个培养青年新生力量的戏剧实验培训所。1922~1924年,艺术剧院到西欧和美国演出,获很大成功,回国后进入发展壮大的新阶段。十月革命10周年上演的《铁甲列车14-69》,成为莫斯科艺术剧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卫国战争时期,剧院上演了A.Ye.柯涅楚克等人剧作,并派遣演出分队分赴前线,为红军战士作了上千次演出。20世纪50年代晚期、60年代早期两次去伦敦演出,重新确立它在世界剧坛的重要地位。1970年O.N.叶弗列莫夫出任剧院总导演,剧院进入一个新的时期。70~80年代还上演了一批著名的现代剧。该院1937年获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1978年获十月革命勋章。1987年,剧院分成两个剧团:契诃夫莫斯科艺术剧院和高尔基莫斯科艺术剧院。
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博物馆于1923年建立,主要保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及其他戏剧艺术家的戏剧历史文档。博物馆最初设立在剧场里,但在1939年搬到卡莫尔赫斯基。1969年,博物馆从剧院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作为俄罗斯最为著名的剧院之一,莫斯科艺术剧院见证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形成,同时也确立了剧院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并以此作为剧院标志性的演出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