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与卫生管理〕 . 社区安全 . 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无障碍设施

/accessibility facilities/
条目作者寇丽平

寇丽平

研究方向:-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37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3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英文名称
accessibility facilities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20世纪初,为满足人道主义需求,建筑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无障碍设计。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和改造环境,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行动方便和安全空间,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环境。国际上对于物质环境无障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在瑞典、丹麦等国家就建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设施。1961年,美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无障碍标准》。此后,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制定了有关法规。

中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从无障碍设计规范的提出与制定开始的。1985年3月,在残疾人与社会环境研讨会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北京市残疾人协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发出了“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的倡议。1985年4月,在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议“在建筑设计规范和市政设计规范中考虑残疾人需要的特殊设置”的建议和提案。1986年7月,国家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编制了中国第一部《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于1989年4月1日颁布实施。2012年6月28日,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国务院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条例》规定:城镇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住建筑、居住区,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无障碍设施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入使用,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相衔接。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的需要,以及人文设计理念的深入,为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不规范、不系统和不实用等突出问题,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保障建设和改造技术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规范全国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等的无障碍设施设计和使用。

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坡道、盲文提示器、专用铺地、专用信号机等。缘石坡道是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为了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行人进入人行道的一种坡道。轮椅坡道是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乘轮椅者通行的坡道。盲道是在人行道上或其他场所铺设的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觉障碍者产生盲杖触觉及脚感,引导视觉障碍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包括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无障碍通道是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动障碍者通行的通道(图1)。无障碍厕位是公共厕所内设置的带坐便器及安全抓杆且方便行动障碍者进出和使用的带隔间的厕位(图2)。盲文提示包括盲文地图、盲文站牌、盲文铭牌、过街音响提示装置、语音提示站台等。低位服务设施是为方便行动障碍者使用而设置的高度适当的服务设施。信息无障碍通过相关技术的运用,确保人们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够平等、方便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母婴室设有婴儿打理台、水池、座椅等设施,为母亲提供给婴儿换尿布、喂奶或临时休息。

图1 无障碍地下通道图1 无障碍地下通道

图2 无障碍卫生间里的全自动马桶图2 无障碍卫生间里的全自动马桶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