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土木工程 . 工程力学 . 塑性力学

结构极限分析

/limit analysis of structure/
条目作者彭一江

彭一江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171
最后更新 2023-05-30
浏览 17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通过对结构塑性极限的分析,从而确定一般结构的真实承载能力。

英文名称
limit analysis of structure
所属学科
土木工程

弹塑性结构的塑性极限载荷是表征结构承载能力的最大值。按塑性极限承载能力进行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性能,而且还可以得到反映结构真实安全裕度的参数。为确定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可以采用弹塑性分析的方法,即随着载荷的不断增加,结构由弹性状态进入弹塑性状态,最后达到塑性极限状态。对结构进行塑性极限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三方面的结果,即:①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②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时的应力(或内力)分布。③结构达到塑性极限状态的瞬间所形成的破损机构。

经典的极限分析理论包括:①基本假设。材料是理想塑性材料,不考虑强化和软化效应;小变形,变形前后都使用同一平衡方程;在达到极限载荷前,结构不失去稳定性;所有外荷载都按同一比例增加。②极限分析的下限定理。满足平衡方程且处处不违反材料屈服条件的应力场称为静力容许应力场,与静力容许应力场对应的载荷是极限载荷的下限,极限载荷是这些下限的最大者。下限定理提出了结构不发生塑性破坏的充分条件,利用它可以计算极限载荷的下限。③极限分析的上限定理。满足几何约束条件、能构成几何可变机构,且外荷载在其上所做的功率不小于结构内部塑性耗散功率的结构位移速率场称为机动容许速率场,与机动容许速率场对应的载荷是极限载荷的上限,极限载荷是这些上限解中的最小者。上限定理提出了结构塑性破坏的充分条件,利用它可以计算极限载荷的上限。

随着有限元技术和数学规划方法的发展,极限分析方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 徐秉业.应用弹塑性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 郝兆星,赵连忠.塑性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
  • 陈刚,刘应华.结构塑性极限与安定分析理论及工程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