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智能交通 . 先进公共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

/transi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条目作者滕靖杨晓光
条目作者滕靖

滕靖

杨晓光

杨晓光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2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2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在对公共交通线路网优化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车辆定位、客流计数、车况监测、交叉口优先信号控制、车路协同、运营优化及评价技术等集成应用,实现基于运营计划的调度、通行状态和客流需求波动条件下的动态调整以及突发事件下的应急指挥等。

英文名称
transit intelligent dispatching system
所属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智能交通

概念来自智能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1997年,美国智能交通系统(ITS)框架体系(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Railways)中将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列为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子系统的核心功能,其内涵在日后各个版本中逐步丰富。

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框架示意图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框架示意图

其基本任务是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根据各种实时运营情况对车辆运行间隔、次序、速度进行调整,以维持运行计划或者稳定的服务秩序。其核心内容包括3部分:①驻站控制。以控制车辆的离站时刻为基本手段,包括两类控制模式:基于车头时距的控制模式(headway-based)和基于时刻表的控制模式(schedule-based)。前者是以维持均衡的车头时距为目的的控制方法,减少车辆串车,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后者是以维持各中途站到站时刻表为目的的控制方法。②与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协同。基于公交车辆运行状态的判断,采用主动信号控制的方法来缩减公交车辆的延误时间。③动态调度。在车队运行秩序受到外部干扰后,通过变更发车次序、调整发车间隔、调整停站次序等手段,来恢复既有运行计划或者维持车辆运行均衡性的车辆运行调整手段。

其应用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的可靠性以及企业运输生产效率,降低了广大乘客的出行成本,提升了公共交通相对其他车辆出行的竞争力,也为公交信息的准确提供奠定基础。

随着科技发展进程加快,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实现人力、运力资源的共享为目的的多线路车辆资源集中运用形式的出现,对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的优化目标提出了变革性的要求。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推动既有诸如驻站控制、与交叉口的信号协调控制等离散控制方法向连续控制方法转变。可以预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快速发展的时代,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将真正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智慧大脑。

  • LIANG P, SCHONFELD P, LARSON R.Adaptive control of transit operations.Washington D C:United States Federal Transit Administration,200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