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开发早期是为了响应单台计算机支持大量终端的需求,原本为远程处理监控器。之后演化成对分布式事务处理的支持。当一个事务涉及多个事务处理系统或者资源管理器时,这个事务就是一个分布式事务。
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开发了标准事务处理软件,同数据库管理系统紧耦合。在80年代,随着Client-Server标准事务处理计算模式的出现,提出了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式,但维护困难。大规模的事务处理系统通过程序级交互实现。流行的工业标准是X/Open组织定义的一套分布式事务处理的规范标准和API接口。X/Open DTP 定义了三个组件:AP(application progra),TM(transaction manager),RM(resource manager)。AP是应用程序,可以理解为使用DTP的程序;RM为资源管理器,为一个DBMS系统,或者消息服务器管理系统,应用程序通过资源管理器对资源进行控制,资源需要实现XA(extended architecture)定义的接口,即事务处理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的事务管理接口;TM是事务管理器,负责协调和管理事务,提供给AP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及管理资源管理器。2011年提出极限事务处理(extrem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XTP)概念,是每秒多于500事务或高于10 000次并发访问的事务处理。极限事务用于描述通过分布集群实现的高吞吐率的事务处理系统。XTP被定义为一种为事务型应用的开发、部署、管理和维护提供支持的应用模式,其特点是可应对在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可用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极限需求。极限事务处理的典型产品有:开源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MyCat、阿里公司的Cobar、BEA TUXED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