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拉塔基亚省卡尔达哈镇农民家庭,卒于大马士革。属穆斯林什叶派中的阿拉维派。曾在拉塔基亚中学学习。法国委任统治期间,参加过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和争取法国撤军的政治活动。1946年,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52年,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学习,后转入空军学院。1957~1958年,赴苏联学习空军夜战技术。1958~1961年,叙利亚和埃及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阿萨德任阿联空军中队长。1961年阿联破裂,他因坚决反对叙利亚脱离阿联被免去军职。1963年初,重返部队。1963年3月8日阿兹姆议会政府被推翻后,阿萨德进入全国革命指挥委员会,出任大马士革空军基地司令。1964年3月,当选为复兴社会党地区指挥部领导成员。12月,被任命为空军司令,晋升少将。1966年2月23日,参与复兴社会党地区指挥部副总书记萨拉赫·贾迪德领导的军事政变,推翻阿明·哈菲兹中将的政权,出任国防部长兼空军司令。1968年7月,晋升为空军中将。后与贾迪德因政治分歧,曾一度去职。1970年11月13~16日,成功发动以“纠正运动”为名的不流血的军事政变,被临时地区指挥部任命为总理。1971年在全民公决中被选为总统,并当选复兴社会党叙利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直到逝世。
阿萨德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1971年恢复国民议会,1972年建立全国进步阵线。1973年颁布新宪法,将总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确认叙利亚为“总统共和制”。在经济方面积极寻求外援,鼓励外国投资,基本停止国有化措施。“冷战”结束后,着力于政治方面的改革:通过公民投票选举国家总统;释放政治犯;与国内的伊斯兰激进组织穆斯林兄弟会进行对话,缓和它们与政府的冲突和矛盾等。外交方面,一直注重改善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打破在阿拉伯世界的孤立处境。但他始终坚持同黎巴嫩保持“特殊关系”。虽加强与苏联的合作关系,但并不完全受制于苏联的中东政策。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外交关系。海湾危机以后,开始改善叙美关系,反对伊拉克吞并科威特,支持美国对伊拉克采取的军事打击措施。海湾战争以后,认同“土地换和平”的原则,积极参与中东和平进程,出席了马德里中东和平会议,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但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上台后,叙以和谈陷入僵局。
阿萨德执政期间,整合了叙利亚政治结构脆弱涣散的局面,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维护了叙利亚的民族独立和尊严,提高了叙利亚在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