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土壤学 . 土壤地理学 . 土壤调查 . 土壤概查

土壤概查

/generalized soil survey/
条目作者潘剑君

潘剑君

最后更新 2023-05-24
浏览 152
最后更新 2023-05-24
浏览 15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反映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的土壤调查。

英文名称
generalized soil survey
所属学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在野外调查一定区域的土壤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土壤的形成、发育、特征、类型、分布及利用情况等,可从宏观上揭示土壤的分布规律和区域性特点,对调查区土壤高级分类单元系统的确立和利用改良分区的制定均有重要意义。土壤概查主要用于大流域、省及大区范围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区划等目的,进行中、小比例尺的土壤调查与制图。所用底图的比例尺是1∶5万至1∶100万或更小。制图单元可以是亚类、土属或组合图斑。

土壤概查方法曾经历过两次大的变革:①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经典土壤概查。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主要特点是以地形图为底图的路线调查。②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遥感土壤概查,始于美国发射的陆地卫星所提供的遥感影像之后,使土壤调查方法产生了一次飞跃。

土壤类型分布规律调查。主要工作方法是:①从地形图上分析调查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海拔高度、地貌类型及单元、区域水文特征等,再结合气象、植被和农业利用资料,分析推测调查区可能出现的显域性土壤类型及其分布。②从地质、地形、水文地质等资料,分析推断调查区可能出现的隐域性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典型样区调查。在调查区内选出几块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对土壤的类型、特性、分布,与农、林、牧业生产的关系进行重点调查和研究。目的是为全区提供土壤分类系统和制图单元,制定土壤调查规范,以及对土壤肥力状况、优势、问题和农业利用的适宜性等方面积累基础资料。

测制土壤概图的路线踏查。区域性概查多是路线踏查,边调查、边观察土壤剖面,边勾绘土壤图斑。常用的方法有两种:①路线测图法。分组定线,控制调查范围,各条调查路线齐头并进,测制土壤草图。路线概查土壤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线调查间距的大小。此种技术方法的特点是工作进度快,比较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但因流动性过大,出现了问题难以弥补,要求具有经验丰富的专家主持,计划要周密,每天要认真地小结。②放射线测图法。即划片定位测图,一片完成后转移至另一片。这样做比路线调查,所费时间多,花费人力、物力亦较大,但可以保证质量,一片一片地做,可等待土壤制图单元确定好、土壤边界校核工作完成后再转移至下一片进行后续调查。

遥感土壤概查是对调查区内土壤发生条件、分布规律、成土过程、土壤理化性状、生产性能等要素作概括性调查研究,并对各要素与遥感图像的相关规律性作深入分析研究的过程。工作遵循“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为土壤遥感详测制图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遥感土壤概查的目的是摸清调查地区的自然景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等概况;制定调查区的土壤调查的工作分类系统;确定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土壤类型、景观特征与遥感影像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建立土壤遥感解译标志奠定基础。用于土壤概查的遥感数据主要为空间分辨率较低的卫星影像。

工作流程包括四个环境:①卫星影像等各类资料的搜集和处理。先要搜集调查区域的中、小比例尺的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卫星遥感影像,并对遥感影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还要搜集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及重点区域的航空像片。然后将搜集到的遥感影像,根据专业解译的要求,进行各种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接着进行服务于土壤解译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提取。②专业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气象、植被、地质、地貌、水文、水文地质、土壤、农业生产状况等资料和图件。③准备物质装备。包括航空像片、卫星影像解译仪器、野外观测剖面和采集土样的仪器、野外测图仪器、室内解译和绘图仪器、室内分析的主要设备等。④组织调查队伍。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