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学 . 图书馆学 . 文献学与文献保护 . 【中国古籍整理】 . 中国古籍形制

蝴蝶装

条目作者李致忠

李致忠

最后更新 2023-05-23
浏览 366
最后更新 2023-05-23
浏览 36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创立时间
宋代
实行地区
中国
所属学科
图书馆学、出版学

雕版印刷书籍出现以后,特别是进入宋代雕印书籍盛行以后,由于书籍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书籍装帧方法和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雕版印书不同于写书或抄书。写书或抄书,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一纸接一纸地写下去。而后连接起来,或卷起成为卷轴装,或折叠成为经折装。雕印书籍要受版面制约,即每版只能雕印一定的行款字数,且通常都有边栏界行。这样印出的书页,都是以版为单位的单页。这种书页若是仍然沿用卷轴装或经折装,就必须将书页先行首尾粘连,且要设法去掉或掩盖每页的左右边栏,劳师费时,极为不便。于是适应雕版印书的特点,创造了蝴蝶装。具体办法: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又称为版心)一方为准,戳齐,逐页用糨糊粘连;再选用一张比书页略宽、略厚、略硬的纸对折,粘于版口集中的一边,以为书脊;再将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部蝴蝶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这种装帧的书籍,打开来,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两边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由于版心藏于书脊,上、下、左三边都是栏外余幅,有利于保护栏内文字。《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表明宋元时期,蝴蝶装是普遍流行的装帧形式。

蝴蝶装《梦溪笔谈》(元大德年间刻本)蝴蝶装《梦溪笔谈》(元大德年间刻本)

因蝴蝶装所有的书页都是单页,打开来,总是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且两个单页极易相连,翻阅时常是一翻两个单页,见到的下一页仍是无字的背面,极为不便,故逐渐为包背装所代替。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