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个人中心
机构中心
退出
登录
注册
专业板块
专题板块
大众板块
高级搜索
个人中心
机构中心
退出
高级搜索
登录
注册
总分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艺术学
返回总分类
首页
全部分类
全部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艺术学
执行学科
分支
全部
全部
1
/
2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
formation and broadening of spectral line
/
/
formation and broadening of spectral line
/
天体光谱谱线的形成及致宽机制。
生长曲线
/
curve of growth
/
curve of growth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定量分析恒星吸收线光谱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爱因斯坦跃迁概率系数
/
Einstein transition probability coefficients
/
Einstein transition probability coefficients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描述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的概率。
辐射阻尼
/
radiation damping
/
radiation damping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因辐射引起一个发射体系的运动的衰减,是谱线致宽的主要原因之一。
斯塔克效应
/
Stark effect
/
Stark effect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原子发出的谱线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分裂的一种现象。
谱线位移
/
displacement of spectral line
/
displacement of spectral line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泛指谱线偏离正常频率位置的现象。
振子强度
/
oscillator strength
/
oscillator strength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表征原子的吸收或发射的重要物理参数。
帕邢-巴克效应
/
Paschen-Back effect
/
Paschen-Back effect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在磁场非常强的情况下,反常塞曼效应会重新表现为正常塞曼效应,也就是说,谱线的多重分裂会重新表现为三重分裂,这是德国物理学家F.帕邢(Friedrich Paschen,1865-1-22~1947-2-25)和E.E.A.巴克(Ernst Emil Alexander Back,1881-10-21~1959-6-20)分别于1912年和1913年发现的,故名帕邢-巴克效应。
碰撞阻尼
/
collision damping
/
collision damping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由辐射原子和扰动粒子的碰撞引起的谱线致宽机制,又称碰撞致宽。
多普勒致宽
/
Doppler broadening
/
Doppler broadening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由原子或原子集团运动的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谱线致宽。
塞曼效应
/
Zeeman effect
/
Zeeman effect
谱线的形成和致宽
在外磁场中原子发出的谱线发生分裂且偏振的现象,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P.塞曼发现。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