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果评估方法/ policy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policy effect evaluation method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根据某项公共政策已知的目标和结果来估量该项公共政策的过程、产出和影响的整体效果所采用的方法。政策评估的过程是通过调查政策实施项目来获得所有相关信息以评估政策的效果,评估内容是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效果)而非政策产出。城市研究所模型/ The Urban Institution model /The Urban Institution model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由美国城市研究所(The Urban Institution)在进行公共政策分析时所提出的一个进程分析模型(program analysis model)。斯托基和扎克豪斯模型/ Stockey and Zeckhauser model /Stockey and Zeckhauser model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两位教授E.斯托基(Edith Stockey)和R.泽克豪瑟(Richard Zeckhauser)在1978年出版《政策分析入门》(A primer for policy analysis)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针对决策过程的五阶段分析框架。混合扫描模式/ mixed-scanning model /mixed-scanning model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完全理性模型与渐进模型的决策模型。渐进模式/ incrementalism /incrementalism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由美国政治学家C.E.林德布洛姆(Charles Edward Lindblom,1917~2018)于1953年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型。后被学界称为一种新的决策范式——“渐进主义”。问题界定方法/ problem definition method /problem definition method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对政策问题进行确立,并对其进行特定的分析、解释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目标确立方法/ goal setting method /goal setting method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依据政策问题来确定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帕顿和沙维奇模型/ Patton and Sawicki model /Patton and Sawicki model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美国学者C.V.帕顿(Carl V.Patton)和D.S.沙维奇(David S.Sawicki)在198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和计划的基本方法》(Methods of public analysis and planning)一书中借鉴多个学者的政策分析模型,提出的政策分析六步模型。未来预测方法/ future-forecasting methods /future-forecasting methods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预测社会未来发展的方法。琼斯模型/ Jones model /Jones model
〔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由美国政治科学家C.O.琼斯(Charles O.Jones,1931~ )在1977年出版的《公共政策研究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一书中提出的从政策分析的参与角度来理解政策分析过程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