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国语办法案》/ The Proposal for Establishing a Common National Language /The Proposal for Establishing a Common National Language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国语统一的议案。全称《学部中央教育会议议决统一国语办法案》。数人会/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Several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Several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25年9月北京几个研究音韵的学者组成的一个研究国语罗马字拼音的学术沙龙。国语讲习所/ National Language Institute /National Language Institute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国时期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和个人开办的培训国语(主要内容是注音字母和国语罗马字)机构。切音字/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清末二十年间在民间产生和推行的各种汉语拼音方案。劳乃宣/ Lao Naixuan /Lao Naixuan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843-11-14~1921-07-21)中国音韵学家,清末切音字运动主要切音字方案“合声简字”(“官话字母”南方方言形式)的制定者和推行者。字季瑄,号玉初,晚年号矩斋,又号韧叟。注音字母/ sound-notating alphabet /sound-notating alphabet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在民国时期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式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威妥玛式拼音/ 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 /Wade-Giles Spelling System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清末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以及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7098号文件(《文献工作——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实施前,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较为流行的中文拼音方案之一。又称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拉丁化新文字/ Latinized New Writing /Latinized New Writing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在中国一些方言区群众中推行的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一般简称“新文字”。《西字奇迹》/ Wonder of Western Writing /Wonder of Western Writing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用罗马字拼写汉语的一种方案。《一目了然初阶》/ Yimuleran chujie, First Steps in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at a Glance /Yimuleran chujie, First Steps in Being Able to Understand at a Glance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个由中国人创制的字母式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作者卢戆章,由五崎顶倍文斋在厦门出版。又称《中国切音新字厦腔》。